分享人 | 前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、映光領導力教練公司 負責人 陳慧蓉Flora,太毅國際數位部摘要報導

每天早上打開電腦,你的員工已經在使用ChatGPT協助撰寫報告;下午的會議中,同事分享用AI工具十分鐘完成過去需要兩小時的數據分析;月底檢討時,你發現團隊效率提升了30%,但也開始擔心:當AI能做得比人更快更準確時,領導者的價值何在?

這次太毅數位論壇中,邀請到重量級講者──前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、現任映光領導力教練公司創辦人陳慧蓉 Flora 老師。擁有數十年跨國企業領導經驗、ICF國際教練聯盟認證教練資格的Flora老師,不僅見證了微軟數次成功轉型,更在AI浪潮中協助眾多企業高管重新定義領導角色。讓我們跟隨她的專業洞察,一同探索AI時代領導力的全新面貌。

前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、現任映光領導力教練公司創辦人陳慧蓉 Flora 老師-AI領導力
圖片來源:太毅國際

AI趨勢與產業洞察:從話題躍升為領導者的必修課

從2023年ChatGPT掀起的AI熱潮,到2024年AI Agent概念的興起,短短兩年間,AI已從市場話題演變為企業經營的關鍵課題。當八成的領導人認為生成式AI將大幅改變企業與產業格局,當台灣企業在AI導入速度上超越全球平均,我們正站在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。Flora老師以其在科技業的深厚經驗,為我們解析這波AI浪潮的本質與企業面臨的真實挑戰。

AI Agent時代來臨:企業面臨的典範轉移

「AI Agent在2024年已從話題變成所有領導人的課題。」Flora老師開場即點出關鍵轉折。AI的發展速度遠超預期,連Intel總裁都坦承生成式AI的成長超出想像,這解釋了為何許多科技巨頭在這波轉型中顯得措手不及。根據微軟2025年全球工作趨勢調查,AI企業應用將經歷三個階段的演進:

  • 第一階段:人機協作時代
  • 第二階段:人機團隊時代
  • 第三階段:人類主導的AI執行時代

「台灣企業領先全球」台灣企業在AI導入上展現積極度,無論新增AI職務或自動化流程都領先國際。Flora老師分析,這源於全球化佈局需求、缺工壓力及低生育率挑戰。然而約七八成員工已自行使用AI工具,但多數未經企業正式認證,潛藏資安風險。

產業應用多元化」各產業重點從「提升生產力」擴展到「鼓勵創新」。金融業從保守轉積極、高科技業領先應用、製造業因競爭壓力加速導入、醫療業用AI解決人力短缺,如中部醫學院開發「小南阿長」AI助手協助護理師工作。

AI產業應用-醫療-護理師
圖片來源:Pexels

AI下的人才培育策略:全民教育的系統性思維

當AI能力成為職場必備技能,傳統的人才培育模式面臨根本性的挑戰。過去企業習慣「搶人才」的思維,在AI時代必須轉為「育人才」的策略。更重要的是,這不再是少數技術人員的專利,而是從CEO到基層員工都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。Flora老師提出的「全民AI教育」概念,為企業提供了人才發展參考方向。

三層次人才架構:從使用者到設計者

AI時代最大的迷思之一,就是認為只有程式設計師才需要懂AI。然而現實是,當AI成為新時代的「數位電力」時,每個職位都需要相應的AI素養,就像當年電腦普及時,從會計到業務都必須學會使用Excel一樣。面對AI時代的人才需求,Flora老師分享「AI全民教育」的概念,將人才培育分為三個層次:

  1. 「使用AI的人」掌握AI應用素養、數據判讀、提示詞設計
  2. 「部署AI的人」負責AI流程整合、資料治理、資安管理
  3. 「設計AI的人」建立模型演算法、深化AI倫理

除了以上三個層次,共通的部分還有「軟實力同步培育」,這部分的關鍵在建立成長性思維、制度化學習系統,及專案驅動的實務操作,允許員工在AI導入過程中的試錯與學習。

AI下的人才培育策略
圖片來源:Pexels

面對AI領導力因應:從控制者到賦能者的角色轉換

面對AI帶來的組織變革,領導者往往是最焦慮的一群人。他們既要引導組織擁抱新技術,又要面對自身可能被取代的恐懼;既要展現對未來的掌控力,又要承認在快速變化中的不確定性。從VUCA時代進入BANI時代(脆弱易碎、焦慮、非線性、無法理解),領導者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挑戰。Flora老師坦言:「很多企業主非常焦慮,關鍵是調整心態──重點是如何 Learn it all。」

領導力融合AI的5大關鍵策略

  1. 主動學習AI基礎知識
  2. 建立數據驅動決策文化
  3. 設定清晰的AI策略方向
  4. 重塑企業文化
  5. 持續開放溝通

綜合這五大策略,Flora老師強調,成功的AI領導力轉型關鍵在於平衡:既要擁抱新技術的學習,又要保持人文關懷的溝通;既要用數據支持決策,又要維持直覺判斷的靈活性;既要設定明確方向,又要允許文化轉型的時間。最重要的是,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,從「know-it-all」轉向「learn-it-all」的心態,才能真正帶領組織在AI時代中持續成長。

領導者角色重新定義「5頂帽子哲學」傳統三帽(老師、主管、教練)中教練帽大幅放大,另外更新增技術推動者帽變革管理者帽2頂帽子。教練帽尤其重要,因Z世代員工習慣表達,而許多主管在AI運用上不如年輕員工。

AI人才培育策略
圖片來源:Pexels

教練式領導:AI時代的核心領導技能

當AI能夠提供標準答案、處理例行事務,領導者的價值究竟在哪裡?答案或許就在於「提出對的問題」而非「給出標準答案」。在這個背景下,教練式領導從過去的管理選項,躍升為AI時代領導者的核心技能。

傳統領導 vs. 教練式領導的根本差異

Flora老師以親身經驗說明兩種領導方式的差異。過去她習慣在員工報告時「展現經理能力,從報告中挑毛病,告訴他應該怎麼做」,但常發現「員工眼神越來越發散,我好像比員工還急」。轉為教練式領導後,改變互動方式換成問:「你期待專案成功的樣貌是什麼?你會有什麼樣的擔憂?」

轉為教練式領導後,關鍵在於角色的根本轉換:從「解答提供者」變成「思考引導者」,從「指令下達者」變成「可能性探索者」。透過高品質的提問幫助團隊成員發現更多可能性。這種轉變的核心價值在於:當領導者越懂得賦能員工,員工就越願意分享創新想法,而非被動等待指示。

結語:擁抱Learn-it-all的領導新典範

正如微軟CEO Satya Nadella的經典名言:「Don’t be a know-it-all. Be a learn-it-all.」Flora老師以此作為分享的核心精神。她深有感觸地說:「當我問同仁『這個是什麼』時,他們覺得更被賦能,因為感受到老闆的信任,也在過程中成為學習者。」AI對領導力的重塑正在進行中,不是未來式,而是現在進行式。

這場領導力重塑不僅是技術問題,更是文化和心態的根本轉變。最成功的領導者將是那些能放下「專家權威」,擁抱「學習夥伴」身份的人。他們用好奇心取代控制欲,用提問取代指令,用賦能取代管控,真正實現人與AI的協同共進。

在這個AI與人類共舞的時代,領導力的重新定義已不是選擇題,而是每一位領導者的必修課。正如Flora老師所言,當我們從「無所不知」轉為「無所不學」,組織就能在AI浪潮中找到新的成長動能,書寫屬於人機協作的嶄新篇章。

延伸閱讀:掌握AI轉型時機!比懂技術更重要的成功關鍵【2025年中數位論壇 | 前遠傳電信副總經理 郭憲誌Andy】

您也有訓練需求嗎?

填寫訓練需求表單,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,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,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。

太毅國際logo
太毅國際 | Passion to Change !

太毅國際顧問集團是臺灣最大的管理教育機構,有著二十多年歷史,為世界《財富》 500 強企業中的逾百家提供培訓服務,每年參加太毅培訓超過 2000 場次,受訓主管人數超過 6 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