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分享人 | 博思策略顧問創辦人、前遠傳電信副總經理 郭憲誌Andy,太毅國際數位部摘要報導
當ChatGPT席捲全球,生成式AI技術快速演進,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數位轉型挑戰。如何在AI浪潮中找到正確的切入點?如何培養因應未來的接班人才?這些問題正考驗著每一位企業領導者的智慧。
2025年中數位論壇,我們邀請博思策略顧問創辦人、前遠傳電信副總經理 郭憲誌Andy博士,從組織戰略視角分享企業在AI轉型時代的變革策略與人才培育之道。Andy老師在電信產業深耕近20年,曾任數聯資安總經理,對企業數位轉型與組織變革具有豐富實戰經驗。

AI轉型背景:5年發展軌跡揭示企業變革急迫性
觀察近5年AI技術發展,從2018年自駕車實驗、2019年GPT-2問世,到2020年智慧製造普及、2021年生成式AI藝術工具興起,2022年ChatGPT-3.5廣泛應用,直到2023年自駕技術商業化成熟,顯示AI正從實驗階段快速邁向商業化應用。
這個發展軌跡預告著重大變革:勞務型工作將因自駕車普及而消失,資料處理性工作會被生成式AI取代,製造業更無法避免智慧製造趨勢。對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技術升級,更是生存挑戰。

企業AI轉型3大痛點:不知如何開始、資安風險、競爭威脅
面對AI主流環境,企業普遍面臨三大挑戰:不知該從何開始著手應用AI、擔心員工將機密資料上傳AI造成資安風險,以及原有核心競爭力面臨典範轉移威脅。
參考NVIDIA總裁黃仁勳在2024年東京AI高峰會提出的「AI代理」概念,未來將形成AI網路資料中心與無線接取網路,個人透過各種裝置獲得AI協助,實體機器人也將快速普及。
因應這個趨勢,企業將發展私域AI應用,在自己場域內建立專用資料庫,而個人AI則透過各種裝置提供廣域服務。這種雙軌發展模式,正是企業規劃AI策略的重要參考。
掌握AI切入時機:從科技採用週期看變革黃金期
何時是企業切入AI的最佳時機?從科技採用理論分析,技術發展分為創新者、早期採用者、早期大眾、晚期大眾、落後者五個階段,其中早期採用者與早期大眾之間的「鴻溝期」是最佳切入時機。
檢視過去電腦化、行動化、雲端化三波科技轉型,最佳投資時機都在起點後3-5年。以AI真正成熟的2022年底至2023年初為起點,2025年跨入2026年正是關鍵時刻。
郭博士強調:「AI的『鴻溝』正在形成,選擇進場的時機與方法,將決定未來你在哪裡!」企業應避免過早冒險或過晚進場,而是要在用戶行為改變的關鍵時刻,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進入市場。
延伸閱讀《AI的它時代》擁抱AI重塑產業:人工智慧時代的策略布局

時機選擇的重要性:Nokia、柯達都因太慢而失敗
歷史上許多知名企業錯過變革時機:柯達擁有數位影像專利卻為保護底片事業而封存、Nokia在智慧型手機浪潮中反應太慢、Olympus堅持傳統相機技術、Yahoo錯過併購機會等。
這些企業的共同特徵是「不是做得不好,而是做得太慢;不是技術落後,而是決策錯誤」。企業應該在獲利下降前就要變革,運用系統性的變革管理方法。
變革需要內省現有成功模式的限制、觀察外部競爭環境變化,以及前瞻性思考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。只有具備這種「內憂外患遠慮」的反思能力,企業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策。
技術之外的關鍵:人才整合決定AI轉型成敗
面對AI工具普及化,無論變革或轉型,成功關鍵都在「環境」與「人」。因為AI工具普及,技術與創意將進入「訂閱」即可獲取的狀態,企業競爭將正式進入人才整合時代。
未來企業創新的核心在於協作能力:設定跨部門共同目標、建立整合性資訊系統平台、運用數據驅動決策對齊。這需要的不是個別部門的優化,而是全企業的協同作戰。
郭博士特別提到「微創新」概念,企業不需要大規模變革,而是在現有基礎上持續改進。透過勇於質疑現狀、發掘市場痛點、鼓勵創新文化,累積小幅度改善最終形成巨大競爭優勢。
「勇於質疑現有成功,找出市場未被發掘的痛點,鼓勵創新文化,累積大量微創新就能形成巨大成果。」

培養AI時代領導者:3大核心特質不可缺
AI時代的企業接班人應具備3大核心特質:
- 勇氣與當責
能夠承擔責任、勇於冒險,願意挑戰現狀並提出不同觀點,避免組織因循守舊而錯失機會。 - 團隊合作精神
AI可以處理垂直職能的分析工作,但無法跨功能整合。未來領導者要能凝聚共識,發揮團隊協作效能。 - 學習與反思
當競爭對手因AI變得更強時,領導者必須持續學習新工具、新趨勢,並能反思改進,才能帶領團隊跟上變化步調。
接班人培養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人類或許無法比AI學習更快,但能夠發現問題、定義問題,並善用工具解決問題。這需要透過模擬訓練和主題式課程來培養。

結語:在風險中看見機會的領導智慧
對人資主管而言,推動AI變革的關鍵是與決策層形成共識,先定義AI應用的期待值和實驗場域,再提供相應的職能培訓,而非一味進行工具教育訓練。
「企業應該先定義想要導入的場域,而非一味提供AI工具教育訓練。」
郭博士以兩句話作為結語:「在風險中看見機會,是領導者的選擇能力;能夠讓組織在改變中依然前行,才是真正的韌性。」這正是AI時代企業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核心智慧——不是等待完美的時機,而是在不確定中找到前進的方向,在變革中保持組織的競爭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