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文|東風本田 吳前火 總務部(人力資源部)部長、黃梅 首席人力資源負責人、王樹澍 人才發展經理、馮晶 人才發展專員,《培訓雜誌》編輯:宋琳
在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,企業面臨的不僅是技術升級的挑戰,更是人才轉型的迫切需求。根據多項研究顯示,缺乏數位技能的人才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最大障礙。本文以東風本田的全員技能重塑專案為案例,深入剖析一套完整的數位轉型人才發展策略是如何從構想走向實踐。文章將從四個核心帶您了解:戰略解碼與人才盤點的系統化方法、分層分類的培育設計邏輯、實戰導向的專案式培訓模式,以及可持續的激勵機制建構,透過這個實際案例深度分析,與您分享數位人才發展框架。
當下,數位人才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,因而獲得了企業培訓部門的重點關注。透過解碼企業轉型戰略瞄準關鍵人才,進而實施數位化培育策略,為了實現組織發展與儲備變革人才的目標,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東風本田」)正是其中的代表企業之一。
TIP 東風本田產業佈局
2003年,東風本田以9.5億美元的註冊資本成立。透過堅持「滾動發展、小步快跑」的建設理念,目前,東風本田在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立了四個工廠。
其中,新能源工廠是公司在全球首個基於「智慧、綠色、高效」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工廠,已於2024年10月正式投入生產,具備年產12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能力。成立至今,東風本田持續完善產品佈局,從「一輛車打天下」,到擁有包含燃油、油電、插電式油電到純電的多元化動力矩陣,涵蓋了SUV、轎車、MPV全品類陣容,依託強大的體系收穫800餘萬用戶。
站在成立21周年和後800萬輛的「新合資時代」,以及面向「創未來」2030戰略願景,東風本田致力於透過數位化驅動電動化轉型,努力成為「價值創造型企業」。基於公司「轉型升級三年行動」和 「156」人才行動計畫,以及全員技能重塑的行動背景,東風本田聚焦增值型數位化人才隊伍建設,加速全員數位技能開發及能力提升,最大化活用內部人才資源,發揮極致人效、啟動轉型動能,最終賦能戰略與業務落地。
為什麼要進行數位轉型?這4個sign你必須要知道!
Part.1 精準定位數位轉型人才策略需求
為建設數位化、智慧化人才隊伍,專案組圍繞三大層面解碼組織戰略,並基於業務現狀梳理數位人才需求。隨後,透過盤點與診斷,識別人才缺口進而搭建培育梯隊,為後續培育與任用奠定基礎。
戰略解碼,堅定數位轉型信念與決心
專案組從公司、業務、員工三個層面,將數位化及人才培育戰略逐層分解,形成可理解、可執行、可管理的措施及重點工作,以確實落地培育目標。
一是在公司層面形成戰略共識。透過戰略研討會、董事會等10餘次重要會議,實現公司上下對數位轉型、人才培育的理想狀態、實踐思路等達成共識,並制定具有東風本田特色的「DST數位轉型規劃方法論」。

二是立足業務梳理數位人才需求。透過分析產業調查,並結合公司自身數位轉型推進工作的需求,專案組擴大傳統數位人才的定義範圍,將其劃分為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兩大類;同時,對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劃分為五個角色——業務架構師、數業融合師、資料分析師、數位技術師、資料安全師,並圍繞商業變革、資料應用、資料安全、數位技術、基本技能維度,明確人才所需具備的12項核心能力及其具體內容。

三是在員工層面營造全員學習氛圍。透過開設「TOP說」「部長訪談」等數位課程,解讀此次數位化變革戰略,持續宣傳產業及公司變革實踐經驗;同時,搭建全員數位化創新平臺「創e工坊」,匯集員工創新構想、打通全員互動交流,促進內部資源整合,挖掘數位化潛在人才。
轉型過程中不同階層的關鍵任務是什麼?
盤點與診斷並進,明確數位化人才現狀
拆解戰略後,專案組聚焦業務架構、數位化人才定義與能力模型,針對公司全面展開數位人才盤點與診斷工作,實現人才培育與業務需求完全對接。
首先,透過訪談調查、管理者評價和產業對標,專案組識別出公司各業務領域數位化人才數量缺口高達200餘位。
其次,圍繞能力與潛力兩大維度進一步診斷人才,形成「差距員工—可提升人才—中堅力量—高潛人才」四個梯隊,輸出數位人才「九宮格」地圖,為後續展開全方位、立體化的培育專案奠定基礎。
最後,開發數位人才專業成長渠道。專案組以既有能力資格體系為載體,優先建構與業務緊密相關的前瞻規劃能力和資料資產運用能力,在研、產、供、銷、品質、職能六大領域共15個部門及其下屬單位新增五大專業職種;同時,運用專業資格晉升評定「OJT-MAP」機制,針對基礎層、骨幹層、核心層分級展開能力評核,為後續人才任用提供參考依據。

Part. 2 建構分層分類培育體系:重塑組織數位技能
為搭建數位人才梯隊,專案組決定分別針對領導幹部、專業人才以及全員,展開培育專案,為組織打造適應未來數位競爭時代下的人才強力軍。
幹部為先,強化組織數位變革領導力
作為駕馭企業前行的掌舵者,在推動數位轉型戰略中,領導幹部必須首當其衝,深刻領悟並掌握數位化思維精髓,同時具備變革領導才能。
為此,專案組整合了中青班、本田塾、長青計畫及東本課堂等多元化學習平臺;同時,運用前端講堂、直播沙龍、互動社群及實地研修等混合式學習方式,確保各級領導幹部能夠靈活、即時地獲取學習資源,實現敏捷成長。在課程設計層面,專案組著重引入了數位化引領、智慧網聯等前端技術知識,目的在提升管理者的變革領導能力、戰略洞察力和數位前瞻力,以強化其在複雜多的變商業環境中的領導效能。
回歸業務情境,全面賦能專業技術人才
專業技術人才是實現組織轉型戰略的中堅力量。因此,專案組針對各業務各模組中的專業技術人才,展開了基於業務情境的專項訓練。
以數位行銷專業訓練營為例,面對數位化行銷轉型帶來的督導業務能力升級需求,專案組開發了專題影音課程,助力在職專業人員敏銳捕捉市場動態、消費者行為變化以及業務模式的革新趨勢;同時,組織研討會剖析與學習經銷商數位轉型的成功案例,為督導工作的高效執行提供了借鑒。另外,為儲備該業務單位更多專業人才,專案組還經過全面招募、部門推優及嚴格篩選,從公司優選出70餘名跨領域學員。透過4個月的理論研習、案例剖析、專案實戰、社群交流等多維訓練,最終成功產出6項具有應用價值的業務課題成果。
創新技能競賽,推動全員掌握數位化工具
為全面提升全員數位化技能與工具的應用能力,專案組聚焦轉型核心議題,同步策劃並實施包涵數位變革大討論、業務架構創新競賽、數位工具應用技能比拼等6大競技板塊,讓員工在競賽中體驗學習的樂趣。
此次全員競賽累計參與人次超過12,000名,全面覆蓋了所有的部門單位,成功發掘並培育出200餘名數位化領域的高潛力人才。
Part. 3 結合實務專案: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具體價值
除了展開分類專項培育以外,專案組還專門針對業務部門進行專案制訓戰賦能,以鍛鍊業務人才轉型本領,以及強化培訓成果向業務價值的高效轉化。
建構「矩陣」組織,推動實戰落地
為促進訓戰專案有效實施,專案組創新地建立了「矩陣式」組織架構。透過指定專門的精益專案管理領導(LPL)作為核心驅動,並集合業務專家與數位化轉型精英人才,形成了融合專案責任制與傳統職能制的交叉矩陣團隊。
聯合「外腦」智慧,規劃頂層設計
在實施實戰專案的過程中,專案組利用群體的力量,即透過組織業務專項研討會,升級學員數位化有關能力。例如,在革新「以客戶為中心」的行銷模式這一戰略專案中,透過聚焦直面客戶、智慧製造以及敏捷供應鏈三大核心議題,專案組組織了超過百次的數位化專題研討會,引導學員圍繞制定轉型規劃、創新設計客戶體驗情境以及有效分析資料等關鍵流程,明確了53項具體專案任務,顯著提升了學員的數位化規劃與執行能力。

成立「創e」小組,解決實際難題
為快速解決業務工作中的日常問題,專案組借助全員數位化創新平臺「創e工坊」,建構了一套涵蓋課題懸賞發佈、申請及解決回饋的閉環機制。
該平臺已累積彙聚超過500條創新創意,成功解決包括生產管理科的BOM表整合分析、新能源國補客戶的行駛證OCR識別,以及第二工廠備件倉庫資料自動分析等在內的20多項實際業務難題,有效推動公司各業務領域的效率提升。
Part. 4 建立可持續激勵機制:維持學習動機與發展成效
在運營管理層面,專案組秉持激勵與約束並行的原則,在嚴格成本管控的同時,深化體驗式學習運營機制。透過營造積極向上的自驅成長環境,建構「N+」正向激勵體系,形成全方位的動力系統,目的在激發人才創新潛能,驅動業務價值創造。
營造自驅成長的學習氛圍
針對業務轉型挑戰,專案組建構了「4C」學習生態圈,即強調創造(create)、交流(communication)、沉澱(collect)、連接(connect)的文化氛圍。
透過設立「全員技能重塑·學習充電日」,於每月24日定期舉辦涵蓋新媒體行銷、智慧網聯、電動車成本收益等前端主題的學習活動,不斷激發學員創新活力;同時,借助「創e工坊」、D-HR學習平臺等多元化分享、互動機制,促進員工跨領域共同成長。
實施多元化的激勵策略
秉承「以人為本、共用喜悅」的理念,專案組實施了全週期的激勵方案——結合當期與年度、單項與綜合評價,建立效果與產出評估機制。與此同時,透過積分兌換、內外成果獎勵、職業發展機會、外部培訓、表揚評優等方式,增強員工工作樂趣與歸屬感,深化對公司的認同。
在面對數位轉型的浪潮中,東風本田透過制定詳盡的數位化人才戰略,從戰略解碼到人才盤點,再到分類專業培育以及賦能業務,每一步都緊密圍繞數位轉型的核心目標。這些措施不僅促進員工個人能力的提升,更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,助力組織在數智時代中破浪前行。>>>驅動轉型的4大支柱
東風本田的數位人才發展策略展現了系統化思考的重要性。從戰略解碼開始,透過人才盤點診斷確立現況,再依據不同層級設計差異化培育方案,最終建立實戰導向的專案制培訓與可持續的激勵機制。這套完整的方法論值得借鏡,特別是其「業務導向」的培訓設計理念,以及「激勵與約束並舉」的運營思維,為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的人才發展提供了可行的參考框架。
在您的產業環境中,哪些數位技能是最迫切需要培養的?如果要在您的組織中推動類似的全員技能重塑專案,您會如何調整這套方法論以符合自己企業的特色與需求?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觀點與經驗,一起探討數位時代人才發展最佳實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