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吳曉華 Echo 顧問

什麼是紅隊思維 Red Team Thinking?美國軍方策略思考與決策流程

紅隊思維 Red Team Thinking 是由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所研發的一套正式決策流程,最早源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的災難性戰爭之後,美國軍方為了協助高階軍官制定軍事戰略,投入數千億美元的國家級預算,以神經科學、認知心理學和決策制定等國際學者的研究資源為基礎,並結合批判性思維邏輯,規劃一系列思考工具,目的在於協助高階軍官在決策思考過程中,搜集彙整情報資訊,並從不同面向檢視問題,探索機會與風險,同時能預先擬定備援應變計畫,以降低失敗與阻礙,確保軍事戰略的決策品質與成果。

商場如戰場,紅隊思維 TruThinking Corp. 公司創辦人布萊斯-霍夫曼(Bryce G. Hoffman),為全球第一位參與美國軍方紅隊思維培訓「利文沃斯堡陸軍紅隊隊長課程」之非美國政府人員,於2015年開始與美國和國外企業合作,將紅隊思維決策思考流程與工具,移轉至企業中運用。

包括全球跨國公司及科技新創企業,如:家用紙品領導品牌Kimberly-Clark、製藥公司Eli Lilly、半導體製造商Applied Materials 、Delta達美航空以及匯豐銀行、摩根大通等金融產業,運用紅隊思維,協助企業領導者與團隊建立透徹的洞察力,保持好奇心與探究精神看待世界,避免成功企業陷入危險的自滿思維與團隊迷思,並展現創新顛覆者的思考和行動,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。

紅隊思維是一套系統化方法,具備流程紀律的特性(Process Discipline),將重要的決策思維轉化為具體清晰的流程與步驟,可以有紀律地持續鍛鍊決策思考能力,以協助企業在規劃組織策略時,能夠挑戰領導者與團隊的思考盲點,揭露隱藏的風險威脅,辨識錯失的商業機會,對企業策略與計劃進行壓力測試,進而提出替代觀點,產生創新選擇方案,以確保最好的想法能夠勝出,並在競爭中保持領先。

紅隊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模式,也是思考流程與工具,具備紅隊思維的企業,將能與時俱進,以創新方式思考營運與業務,並深思熟慮計畫與行動的意外後果,讓企業在採取行動之前,預先思考客戶、競爭對手和其他關鍵人物對企業在市場上的行動所做出的反應。如此,企業便能超前部署,將顛覆性的意外事件轉化為競爭優勢,以應對日益不確定的世界。

什麼是紅隊思維 Red Team Thinking:美國軍方策略思考與決策流程
圖片來源:Pexels

奠基學術研究的系統化流程、工具、步驟

紅隊思維整合運用了大腦神經科學、認知心理學和決策制定等國際學者的研究資源,規劃出一套系統化的流程、工具與步驟,能讓大腦不斷適應外在環境變化並重塑思維模式。例如:學者戴夫·斯諾登 Dave Snowden 在1999年任職IBM時所提出的肯尼芬框架,可運用於組織策略規劃時,描述問題情境,辨識事件的複雜度與適合使用的解決方案。另外,事前失敗分析「事前驗屍法」是由俄亥俄州應用研究合夥人公司首席科學家Gary Klein,於2007年所發展的分析方法,用以協助團隊成員在任務或某種計畫開始時,就能夠辨識風險,並預先擬定補救措施及應變計劃,進而提升策略與計畫的成功率。

這些國際學者的研究資源之中,最關鍵的知識領域,則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-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博士的研究發現所提出的快思與慢想2種思維模式:

  • 系統 1 思維快思」
    自動、直覺、本能的思考模式,涵蓋許多無意識的思維捷徑與偏誤,干擾影響我們的思考與決策。
  • 系統 2 思維「慢想
    慎重、條理分析、嚴謹可靠的思考模式,需要投入精力與時間,才能進行深度思考與理性判斷。

丹尼爾-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是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,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,他的跨領域研究對認知科學、社會心理學、經濟學、社會學、醫學、政治皆具深遠的影響。他以畢生五十餘年的研究,全面深入剖析大腦思考的運作模式,揭露了人類大腦系統1的快思是如何形成決策思考的偏差、錯誤與不理性,重新詮釋影響決策與判斷的關鍵因素。丹尼爾-康納曼的研究提醒我們,這是所有人的大腦思維運作模式,無論我們受過多麼良好的教育、多麼聰明、多麼有經驗、多麼成功,在進行個人和組織決策時,都會受到系統 1 快思的干擾而導致錯誤的判斷與決定。

為了突破系統 1快思的慣性思維限制,並有效啟動大腦系統 2 慢想思維,紅隊思維的流程與工具,同時整合運用批判性思考的反向提問方式,有效提升管理者的決策判斷能力。如:魔鬼代言人,便是協助管理者在決策流程中,藉由反向提問與思考,分析邏輯判斷的偏誤,並改變慣性思考模式,有效產出創新思維與成果。

奠基學術研究的系統化流程、工具、步驟
圖片來源:Pexels

紅隊思維工具在商業決策的運用

當企業規劃與執行各項營運、創新、品牌、銷售或服務的策略計畫時,主管可在日常決策管理中運用紅隊思維工具,降低決策風險,提升決策品質,持續動態調整與迭代優化企業策略。以下為企業適用的5大管理決策情境:

  • 新策略的制定與提案評估。
  • 策略執行過程中遇到阻礙與問題。
  • 探討策略、計畫與解決方案的失敗風險,擬定應變計畫。
  • 促使團隊分享觀點並主動參與。
  • 對關鍵利益相關者發揮影響力。

企業亦可依據經營現況與相關職能行為(如下表所列),挑選適合的紅隊思維工具,協助主管提升敏捷策略思考能力,靈活回應環境變化。

職能 展現行為 紅隊思維工具
策略思考思考及判斷企業組織面臨的問題,分析問題對組織的潛在影響(如:對產業、公司及顧客的影響)。有效整合及運用不同來源的資料,針對議題與問題成因進行邏輯性、系統性及全面性的分析。・ 宏觀環境掃描
・ 肯尼芬框架
・ 策略思考與選擇
敏捷應變面對內外部環境的改變,培養自身敏銳度,瞭解變化的原因,並以開放態度面對,有效調整行為且維持應有的工作表現。
引領創新與變革挑戰現有標準,辨識新的機會或模式,整合多元觀點,主動提出新的意見或想法落實於工作中。以開放態度接納新的工作模式,鼓勵他人突破現狀,以不同或創新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或機會,以提升組織整體競爭優勢。・ 魔鬼代言人
・ 挑戰假設觀點
・ 剖析邏輯謬誤
決策&分析遇到問題能蒐集決策所需的資訊進行分析思考。提出多元方案以供決策之用,並預測各項解決方案的潛在機會與威脅,以採行相關應變計劃。依據決策標準考量相關影響,選擇合適、有效的方案加以執行。・ 多元角度重述問題
・ 事前失敗分析法
・ 影響力引擎
風險意識  具有危機意識,能預估工作上可能遇到的風險及其影響,並採取行動事先因應。

您也有訓練需求嗎?

填寫訓練需求表單,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,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,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。

吳曉華
吳曉華 顧問

組織賦能 & 敏捷決策

學理知識 X 思維邏輯 X 思考工具

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,在不斷變化且高度競爭之下,企業如何因應全球化快速變動節奏,維持永續經營的競爭能力?

本專欄特別關注企業現今經營挑戰,並整合相關實證研究理論,提供系統化的學習資源解方。面對未來的混沌多變,借鑒學者的研究理論與智慧經驗,將能協助企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擴大視野格局,透過理論與實務交互映證與有效整合,推知現今作法的強弱優劣,並具備自我成長動能,以多元視角探索未知的機會與無限可能,敏捷創新,永續經營。